首页 > 教务新闻 > 正文

教务新闻

北京服装学院学习、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5-05-31浏览量:

北京服装学院学习、调研报告

教务处  李德骏

2015年5月19日,罗锦银副校长带领教务处、服装学院等人,到北京服装学院就人才培养进行了学习交流。北京服装学院对罗校长一行的调研高度重视,由党委书记马胜杰、纪委书记蒋达峰出席交流会,服装学院教学副院长王永进、教务处相关同志陪同参观交流。交流会上北服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以及教育教学方面的主要成绩。

北服学校规模较小,通过现场观摩和交流介绍,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北服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效和体现的特色,很多教育教学改革措施非常得力,让人印象深刻。

1、办学定位及思路方面:围绕服装产业链,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此为导向,按照“聚焦服装产业,汇集周边产品”的思路,将服装产业及周边产品深挖,改造其他专业,打造服装特色,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与方向。

2、人才培养定位方面:通过培养重点专业,以点带面,抓住政治及地域机遇,围绕“服装+文化传承+文化创意+文化产品”链条,统一认识,坚定决心、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3、专业改革方面:突出服装特色,各专业围绕服装产业链进行调整。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瞄准国外知名大学对标设计、对标调整。学校实行学分制,强调艺工融合,大部分专业实行大类招生,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学生在校分为四个阶段:通识基础、专业基础、特色课程、实践训练,前三年学时极其紧张。这一体系与国外教育体系对接,方便学生留学,同时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培养计划一年一调整,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以企业认可为标准。

4、课程改革方面:做好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支撑,主张课程与国际接轨。实行小班上课,授课模式多种多样,教务处持开放态度。

5、实践教学方面:学校极为强调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占到35-40%;推行教室、实验室、训练室、研究室四位一体。实践教学环节下移,一、二年级就开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而毕业设计在上年10月份就开始;让学生尽早接触技术市场,分年级聘专业教师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专业实习方面,提出了三个1/3(学生、教师、学校)实习资源。各专业与企业对接建立实习实训需求平台,学生通过进企业实习,参展参演,有大量的实践机会;比如模特专业,4年学习时间里有各种时装周、科技文化节、结课秀等60多场正式展演。

6、教师能力提升方面:大量聘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和社会名师,实验室人员聘请退休工程师,使得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有序开展,取得实效。教师入职3年内,必须带学生开展实习实训,纳入到教师考核积分当中。青年教师要进入实践园区锻炼,开展教师专业秀。

7、合作办学方面:提出了“顶天立地”的目标。“顶天”,即国际合作,通过签订外培协议,开展“2+2+1”模式的人才联合培养,目前已经在荷兰建立了国际工作营。学生在国际工作营上课、实践、开办作品展;最后在教师工作站学习、实习1年;毕业时,可以取得两个学校的文凭。“立地”,即产学研合作落地化,“学生―企业―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规定,每个专业方向都要有8~10个企业支撑,学生要在企业独立完成5―6个系列实践项目方可毕业。

8、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平台方面:建设创新创业园区,并被纳入到政府体系中,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主要形式是校内建设创意工场,为学生提供创意展示及买卖平台,学生可以开展作品展,可以相互交流与学习,也提高了“校园创业”的认识。另外,与大量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基本囊括了全国排名前十的行业内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市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多级别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运行机制方面,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训的时间安排及实习实训内容有明确要求:专门的“认知实习”一周,“基础训练”项目二周,“企业实习”一个月,“毕业实习”三至五个月。与企业联合建设课程,企业老师课程开设比较灵活,可以开微课程,讲知识片段,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带入到真正的产品设计当中。

9、培养模式方面:以2009年获批的国家级“艺工融合应用型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依托,开办了面向艺术类学生的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方向)和面向非艺术类学生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两个实验班,通过精准式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工程师素质的服装艺术设计高级人才和具有深厚艺术素养的服装工程技术人才。目前,这种“艺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推广到4个专业11个专业方向,按照20名艺术类学生+20名工科学生组成一个班,共建设了9个实验班;有93名教师以及12名外聘的企业老师,其中每个专业方向有8-10家国内排名靠前的企业做支撑。实验班教学方式更加多元,除小班教学外,更多采用实验室实践项目或项目案例教学;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打造了“实践教学平台”和“科研促教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学科竞赛、服装大赛,进行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10、管理模式方面:学校将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放学院,学院进一步下放到系、室,机制相对灵活。整个学校校园环境整洁,学习氛围浓厚,文化气息浓烈,学生文明礼貌,有些重要教学场所实现全部学术自我管理,表现出较高的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管理服务水平。

总而言之,这次调研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收获很大,亲眼见识了北服的人才培养的现场状态,在办学定位、专业改革、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合作办学、大学生实习实训及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方面印象深刻,尤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纺织大学教务处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编:430200

办公地址:阳光校区 行政楼一楼

邮箱:jwc@w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