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5年湖北省教学成果奖评奖工作的通知》(鄂人社奖〔2025〕50号)要求,经个人申报,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学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拟推荐16项教学成果申报2025年湖北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具体名单如下。
公示期为11月5日-11月9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实名向本科生院反映。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写明联系人的姓名、电话,并加盖公章;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写明本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电话,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学校对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保密。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电话:027-59367536 地址:行政楼103室
2025年湖北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拟推荐名单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完成单位 |
需求牵引·实践筑基·创新致远:纺织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蔡光明、柯薇、唐晓宁、李明、何媛媛、曹根阳、张明、陈凤翔、徐杰、欧阳屹伟 | 武汉纺织大学 |
芯魂引领·AI 赋能:电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刘侃、郭旻、张国琴、韩谷静、段钢、袁理、刘丰、汪晶、胡梦月、王闵 | 武汉纺织大学 |
高位引领•经纬融通:全国重点实验室赋能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实践 | 杨应奎、崔逊、夏治刚、朱君江、张兆威、刘侃、顾绍金、朱云海、陈凤翔、王罗新 | 武汉纺织大学 |
产业需求牵引·双碳能力递进:资源环境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与实践 | 潘飞、李明、刘园美、叶宇轩、李强、裴轩瑗 | 武汉纺织大学 |
铸魂强基、交叉融通:面向未来纤维的材料类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顾绍金、左丹英、王罗新、杨应奎、刘晓洪、孙九霄、李宗宝、魏剑、刘洪涛、梁金星 | 武汉纺织大学 |
面向医用纺织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三科筑基、五立协同”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张兆威、邓张双、李晓宇、刘奕、刘侃、韩谷静、郭旻、杨昌英、廖进勇 | 武汉纺织大学、三峡大学、稳健医疗(武汉)有限公司 |
特色驱动 交叉赋能 产教融合:“纺织+”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石元伍、张雷、刘凡、魏婷、韩霜、庞爱民、黄龙飞、熊菊、刘勇 | 武汉纺织大学 |
三协同·四融合·三递进:纺织科技赋能服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陶辉、江学为、张俊、钟蔚、刘可帅、王小雷、吴胡和 | 武汉纺织大学 |
赓续纺织文脉·织就经纬英才:行业高校“1+4+N”文化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 | 张丹、赵金龙、张雷、望海军、李建强、孙冬宁、李斌、郭丽、李强、庞爱民 | 武汉纺织大学 |
“中西融汇、双向赋能”国际化设计类专业“四融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 闫俊、李万军、吴浩、贾涵、刘异、柯佳明、李丽 | 武汉纺织大学 |
月面国旗引领:行业特色赋能“三全育人”的创新与实践 | 徐卫林、肖述剑、曹根阳、刘戈、王济平、夏良君、姜永杰、刘艳、严蔷薇、常沛 | 武汉纺织大学 |
三协・四驱・五评:行业特色高校π型新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胡新荣、杨华利、梁晶、彭涛、陈佳、叶鹏、刘军平、钟赛尚、陈宇、邓娜 |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工业大学 |
一核双融·三维耦合:高校思政课“两个课堂”融合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常沛、朱丽霞、蒋辛、郭健勇、闫俊、商卫星、李楠、彭阳慈航、李舒、何凯 | 武汉纺织大学 |
思政铸魂·三化塑形:面向产业新形态的财经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 段丁强、向秀莉、郭雪、柯宗俊、刘园美、吴英、毛莹、李正旺、陈义忠、杜乐 | 武汉纺织大学、武汉东湖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明远创意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两融合·教之有“物” 三驱动·学善如“流”:打造物流专业交互式教学模式 | 周兴建、夏火松、张飞、戴金山、蔡丽华、王正国、冯燕、张文芬、曹晓刚、范学谦 | 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商学院 |
纺织强国战略牵引的专业产业双向嵌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梅顺齐、徐卫林、王济平、李建强、陈建、蔡光明、顾绍金、钟蔚、凡蓉蓉、李明 | 武汉纺织大学 |
武汉纺织大学本科生院
2025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