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周星期四下午,教务处和教学督导组在纺织学院、数计学院、机械学院、环城学院、化工学院、电子电气学院、材料学院等七个学院召开了学生座谈会。座谈会上学生发言踊跃,围绕着评教、评学、搞好校风和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畅所欲言。
学生反映,多数教师教学责任心强,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纺织学院上“纺织贸易”的韩世洪老师,上课时理论联系实际,讲解细致,PPT课件做得生动,还对大四学生介绍考研、择业方面的技巧和经验,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争着坐第一排听课。数计学院上“C语言”的陈其乐老师,在机房上机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手把手地教,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提高学习兴趣,由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耐心讲解,学生有其它的计算机课程中不懂的问题也向陈老师请教。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思想道德修养”的常沛老师,精心准备课件,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用自己亲身经历鼓励学生奋发有为,乐意与学生在网上交流,释疑解惑。化工学院上实验课的李晓霞老师,专心指导学生的实验,有时竞忘记给自己的孩子做晚餐。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些教师运用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纺织学院上“现代纺织技术”的龚小舟老师,要求学生动手做介绍、推广产品的PPT课件,并上台讲解,然后对学生的PPT课件进行点评和指导,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化工学院上“化工原理”的顾少金老师,讲课时经常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受到学生的欢迎,吸引了其它班的学生也来听课。数计学院上“高等教学”的高燕老师在讲述重点和难点时,经常补充更多的例题,让学生加深理解,有时请同学上黑板做练习,有时请作业做得好的学生在黑板上演示答案。纺织学院上“纺织材料学”的王鑫老师,用双语教学,全英文板书,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耐心指导,课堂提问时,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可以向其他同学求助,活跃了课堂气氛。数计学院上“高等数学”的毛耀,语言幽默有趣,有时请来高年级中“高数”学得好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如何预习好,如何做好作业等,有启发示范作用。
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还有:数计学院上“图论”的陈圆,上“高等数学”的陈永光,上“数据库系统”的陈佳,上“网络原理”的孔维广,上“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高晓清,上“数据库原理”的何儒汉,上双语教学课的聂刚,上“操作系统”的王晓刚;机械学院上“工程力学”的黄承义,上“机械制图”的付军;化工学院上“普通化学”的邓兵,上“有机化学”的刘秀英;纺织学院上“纺织化学”的陈吴,上“织物组织”的肖俊;电子电气学院上“通信原理”的夏舸,上“电路分析”的张珩;材料学院上“高分子物理”的陶咏真;外语学院上“大学英语”的李燕芳;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徐俊川等。
机械学院抓教学工作能落到实处,本学期开始推广实行教学信息记录册制度,教师和学生要将有关的教学信息记载在教学信息记录册中,内容包括上课班级、课程名称、上课地点、周次、星期、节次、迟到人数、旷课人数等等。由班长填写,教师签名。这样,学院就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了解教学动态。
数计学院近年来大力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提高了计算机实验教学水平。往年的座谈会上学生对在机房上机总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意见,有这种或那种的不满意;今年座谈会上几乎听不到学生对上机不满意的意见。能让全校学生对计算机实验基本上感到满意,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数计学院抓计算机实验工作,能达到让学生基本满意的水平,实是难能可贵。
座谈会上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
1、晚上尽可能不排课,一定要晚上排课,先安排在3号楼上课,3号楼的教室灯光照明好,教学条件好;尽可能不排8号楼,8号楼位置偏,沿途灯光照明差,存在安全问题。
2、在作息制度改变前,尽可能第5节和第6节课不连续排课,即排5不排6,或者排6不排5,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吃中饭。
3、大一学生对专业发展方向不了解,大三、大四学生考研和就业存在诸多困惑,希望能为学生配备班级导师,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释疑解惑。
4、机械13级四个班在8号楼E-105上“高等数学”,这是个狭长的教室,后面的学生看不清黑板和屏幕上的内容。这类教室只能排两合班的课,不宜排四合班的课。
5、7号楼121教室,投影屏幕占了一半黑板,教师推导公式要不停地擦黑板。对于这类教室,可将投影屏幕移到黑板旁边,有利于教师发挥板书的作用。
座谈会上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座谈会为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材料学院高分子1105班王琴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上课时坐前排,集中注意力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做作业碰到难题时与同学讨论学习,共同进步,周末到外面打工或者搞家教,合理地安排好学习、休息、锻炼、娱乐,每天过得充实而快乐。化工学院12级轻化专业学生介绍,搞好班内团结、提高到课率,关键是班长能团结班委,班委能团结同学,班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总结课程的重点,印成复习资料,发给每一个同学参考,重点关注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学生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
1、计算机大二学生反映,有的一天排十一、二节,其它几天都没有安排多少课,希望课程安排均匀、合理一些。
2、材料学院学生反映,“物理化学”课和“有机化学课”,每周连续两天上课,学生没有消化吸收时间,建议以后能分散排课。
3、生物工程11级学生反映,“化工原理”课只发实验课教材,没有发理论课教材,学生没办法复习。
4、高等数、大学物理、模拟电路等课程的个别教师布置作业后,既不收作业,也不在课堂讲解答案,学生不知道作业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5、外聘教师田敏上应用数学专业大三的“计量经济学”,缺少教学经验,学生反映不好懂。
6、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自己讲课,没有师生互动,下课后要赶班车,更没有时间和机会与学生交流,学生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沟通。
7、个别教师上课时对课堂纪律管理不严,课堂秩序比较混乱,甚至出现点名时冒名顶替现象。
教务处 教学督导组
2013年11月28日